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資訊 6個月前 88166
27 0 0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文案|浩

編輯|青袍禦史

前言

血鸚鵡是通過將紅魔鬼,和紫紅火魚進行雜交培育而得到的品種。這種魚的全身呈現出鮮艷的血紅色,非常美麗,因此在觀賞魚市場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在人工養殖血鸚鵡時飼養管理不當,就會影響它們的成活率,從而導致經濟損失。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池塘養殖

1.環境設施

在進行血鸚鵡的池塘養殖之前,養殖環境的控制至關重要。選擇一個安靜、無污染、交通便利、水電資源充足的位置來建設池塘是必要的。

池塘的設計宜采用長方形,面積控制在約1500平方米左右。建設池塘時,要確保池塘底部的平整性和密閉性,以防止漏水現象的發生。在池塘的兩端需要設置完善的進水設施和排水設施,並且配置增氧機以提供氧氣供應。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放養苗種之前,需要在池塘內註入約10厘米深的水,然後對整個池塘進行消毒,可以使用漂白粉、生石灰等物質進行消毒處理。消毒後,需要將水排掉,並在放苗前的3天內再次註水,註水深度約為90厘米左右。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2.苗種質量

在進行血鸚鵡的池塘養殖之前,放養的苗種應確保質量達標。這些苗種的長度應大於3厘米,體型應一致,規格整齊,且體表、鱗片和魚鰭應完好無損。這些苗種還應具備較強的逆水遊動能力,以提高它們在放養過程中的成活率。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選擇苗種時,應特別註意苗魚的外觀和行為表現。健康的苗種通常具有明亮的體色,活躍的遊動姿態,呼吸順暢且有良好的食欲。鰓部應呈現鮮紅或粉紅色,沒有明顯的病變或異常現象。

通過確保放養苗種的質量達標,可以提高血鸚鵡在池塘養殖中的起始狀態,為它們的健康生長和養殖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礎。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3.苗種放養

在放養血鸚鵡的苗種時,水溫的控制非常重要。適宜的水溫應保持在28℃以上,同時成魚養殖池和苗種培育池的水溫差應控制在2℃以內,以防止魚類受到不適的影響。在放苗之前,應進行試水操作,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需要註意的是,在暴風、強降雨和雷電天氣時禁止放養苗種,以確保它們的安全。在放苗時,應根據池塘條件等因素合理控制放養數量。一般情況下,每667平方米的池塘放養約20000尾左右的苗種為宜,並確保它們的體型和規格一致。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4.飼養管理

在血鸚鵡的池塘養殖中,放苗後需要認真進行飼養管理工作,以確保飼料的優質、營養均衡和合理配比。粗蛋白含量應控制在43%左右。

每日投喂量應根據季節、水溫、水質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調控,一般控制在血鸚鵡體重的7%左右即可。每天投喂次數控制在4次,一般在上午7:00~8:00、上午10:00~11:00、下午14:00~15:00和下午17:00~18:00進行投喂。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為確保血鸚鵡養殖池塘的水質良好,需要密切監測水溫,並控制每日的換水量在大約30厘米左右。同時,將水深控制在1.2米左右是合適的。根據水質情況,後期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進行換水,但換水量應控制在總水量的30%以內。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血鸚鵡的池塘養殖中,要確保水體肥沃、活躍、清新、清爽。水溫應始終保持在25℃~30℃之間,溶氧量應保持在高於3.5mg/L的水平。水的顏色以黃褐色為最適宜,透明度應控制在約35厘米左右。重視增氧設備的配置和使用,以提高水中氧氣含量,並每隔14天對整個池塘進行消毒劑的潑灑。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應根據水質和幼魚的生長狀況適時撒施有益微生物制劑,例如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以有效調節和改善水質。密切關註幼魚的生長情況,如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

5.收獲捕撈

血鸚鵡在池塘養殖84天後,它們的體色會逐漸變淺,變成淺黃色或白色。此時可以將整個變淺的黃色或白色血鸚鵡魚移入另一個大棚進行繼續養殖。繼續養殖84天後,當魚體長度達到9厘米至11厘米時,可以將它們轉移到水泥池中繼續養殖,或準備進行著色後出售。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捕撈血鸚鵡時,應使用質地柔軟的尼龍網進行捕撈,網目大小適宜為1厘米。需要控制好捕撈規格,以捕撈9厘米至11厘米大小的魚為宜。在捕撈作業時,應保證動作輕柔,避免損傷魚體,以免影響魚的著色效果。

水泥池養殖

1.水泥池要求

在水泥池養殖血鸚鵡時,需要將水泥池建造成正方形或長方形,面積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水泥池的蓄水水深應為100厘米,並配置完善的充氣設施、進水設施、排水設施、供電設施、供熱設施、供氣設施和水處理系統。為瞭養殖血鸚鵡,可以采用封閉式控溫循環流水系統,以確保水質達到標準。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進行水泥池養殖血鸚鵡之前,需要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對水泥池進行消毒,然後註入40厘米深的水作為備用。這些措施將有助於營造適合血鸚鵡養殖的環境,並確保水質的衛生和穩定。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2.苗種放養

在放養苗種之前的前7天,需要對整個水泥池進行二氧化氯消毒或使用漂白粉進行消毒,以確保池塘的衛生和水質質量。同時,需要控制好水溫,以28℃為宜,確保適合苗種的生長和適應環境。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放苗時,應確保所放養的魚苗具有健壯的體質,規格整齊,體長以3厘米為宜。根據池塘的面積,可以適量計算放養的魚苗數量。通常每100平方米的水泥池適宜放養約15,000尾魚苗,這樣可以保持適度的密度,避免過度擁擠對魚苗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對於苗種培育池和養成池的水溫差,也應控制在2℃以內,以保持苗種的適應性和穩定生長。通過合理的放養策略和數量,以及控制水質和溫度等因素,可以促進血鸚鵡的健康生長和養殖效益。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3.苗種管理

在水泥池中飼養血鸚鵡時,需要科學配制飼料,以保證營養的均衡性。粗蛋白含量應大於43%。同時,需要控制每日的喂食量和喂食次數,一般每日喂食量應控制在魚體重的8%左右。每天應進行4次喂食,一般上午7:00到8:00投喂一次,10:00到11:00再投喂一次;下午14:00到15:00再投喂一次,17:00到18:00投喂一次。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還需要確保水泥池每天進行12小時的循環流水,水溫應控制在25℃到30℃之間,溶氧量要保持在5mg/L以上。

4.篩苗分養

在水泥池中放苗70天後,血鸚鵡的個體大小開始出現差異,部分魚的體色變為淺黃色或白色。因此,需要進行篩苗分養工作,將體型和規格一致、體色為淺黃色或白色的血鸚鵡魚篩選出來,將它們轉移到其他水泥池中繼續養殖。同時,需要淘汰那些無法褪去黑色的血鸚鵡魚,以確保幼魚的生長均勻性。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5.成魚規格

在水泥池中飼養血鸚鵡84天後,血鸚鵡的體長通常可以達到9cm到11cm,體色呈現淺黃色或白色。根據市場行情和商品魚的規格需求等因素,可以決定是繼續進行養殖還是對血鸚鵡進行著色後售出。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根據具體情況,可以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選擇最適合的策略。如果市場對於未著色的淺黃色或白色血鸚鵡有需求,可以繼續養殖它們以進一步增長其體長和體重。另一方面,如果市場對於著色後的血鸚鵡有更高的需求,可以進行著色處理後將其出售。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血鸚鵡疾病防控技術

血鸚鵡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但如果飼養管理不當,仍可能發生疾病,對血鸚鵡的健康生長產生不利影響,並對養殖效益造成損失。因此,為瞭確保血鸚鵡的健康,必須認真進行病害防治工作,密切關註血鸚鵡的生長情況,及早發現並進行診治,有效降低致死率和經濟損失。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在預防血鸚鵡疾病方面,首先要保持水質良好。合理控制養殖密度,定期添加新水,避免溫度和水質的劇烈變化。定期進行消毒處理,並定期投喂驅蟲藥物,以防止寄生蟲感染。

其次,要保證飼料的營養全面。可以定期向飼料中添加鈣、磷或維生素等營養元素,以增強血鸚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1.六鞭毛蟲

血鸚鵡可能感染六鞭毛蟲,這主要是由於養殖水質較差、營養不良或長途運輸等因素導致。六鞭毛蟲會侵入魚體內和血液中,引起血鸚鵡魚發病。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病癥的臨床表現包括頭部潰爛、體表顏色變黑、進食量減少或離群行為等。除瞭直接影響,六鞭毛蟲還會導致血鸚鵡魚發生繼發感染,因此六鞭毛蟲對血鸚鵡魚的影響較為顯著。

為瞭控制六鞭毛蟲感染,可在養殖過程中采用藥物浴或治療的方法。常用的藥物包括硫酸銅等,用於藥浴或治療感染的魚群。這些藥物可以有效抑制六鞭毛蟲的繁殖和傳播。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2.車輪蟲

血鸚鵡可能感染車輪蟲,這主要是由於水質不良、食料不足、放養過密、連續陰雨天氣等因素引起的。當車輪蟲寄生於血鸚鵡體內時,初期感染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嚴重感染時,蟲體的刺激會引起組織發炎並分泌大量黏液。病鸚鵡會出現消瘦、體色變黑、遊動緩慢、呼吸困難,並最終死亡。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針對車輪蟲感染,可以采取一些治療措施。一種方法是將病鸚鵡浸泡在2.5%至3.5%的鹽水中,每次浸泡5分鐘至10分鐘,然後將其轉移到流水池中飼養。這樣的處理有助於改善病情並使鸚鵡恢復健康。

另一種方法是在水泥池中使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的混合劑進行全池潑灑,濃度為0.7mg/L。這種混合劑具有殺蟲作用,可以有效地減少車輪蟲的數量。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3.爛腮病

血鸚鵡可能患有爛鰓病,這種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由水質變化、嚴重驚嚇、水溫變化以及細菌滋生等因素引起。

患病的血鸚鵡魚的鰓會充滿大量黏液,鰓絲和鰓蓋骨的內表皮會出現出血現象,鰓絲逐漸變白並逐漸腐爛。在疾病的後期,血鸚鵡的鰓完全腐爛,嚴重影響其正常呼吸,最終導致死亡。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如果發現血鸚鵡患有爛鰓病,可以采用一些治療方法。一種方法是將患病的魚浸泡在呋喃西林溶液中,浸泡時間為半小時。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土黴素溶液進行藥浴,藥浴時間為半小時。這些方法都能夠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4.細菌性腸炎

血鸚鵡可能患有細菌性腸炎,這種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主要原因是血鸚鵡攝食過量或者攝食不幹凈的食物,導致腸道被細菌感染,從而引發腸炎。患病的血鸚鵡魚會出現肛門紅腫的癥狀,輕輕按壓後會流出黃色黏液甚至膿血。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如果診斷出血鸚鵡患有細菌性腸炎,首先需要對整個水泥池進行二氧化氯消毒,以殺滅病原體。接下來,可以使用恩諾沙星拌料進行投喂,這種治療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結語

隨著觀賞魚市場對血鸚鵡的熱情高漲,近年來血鸚鵡養殖受到廣泛關註。為滿足市場需求,必須認真進行血鸚鵡的人工養殖管理工作,確保養殖技術的規范性,並掌握養殖技術的關鍵要點,以提高血鸚鵡的養殖成活率並增加養殖效益,促進血鸚鵡養殖產業的良好發展。

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參考文獻

[1]劉萬學. 鸚鵡魚的飼養及日常管理[J]. 黑龍江水產,2018( 3) : 35 - 36.

[2]陳澳慶,代婧煒. 觀賞魚的常見疾病類型及防治措施[J]. 漁業致富指南,2020( 9) : 63 - 67.

[3]施振寧. 雜交觀賞魚血鸚鵡的繁育與養殖技術[J]. 科學養魚,2016( 10) : 79 - 80.

[4]王甘翔,潘亞均,宋之琦,等. 血鸚鵡人工養殖技術[J].水產科技情報,2009,36( 3) : 143 - 145.

版權聲明:88166 發表於 2024年3月29日 pm10:24。
轉載請注明:觀賞魚血鸚鵡人工養殖模式,及其疾病防控技術 | 88166 台灣網站導航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