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劇,從蓋州大地走向全國

資訊 4個月前 88166
34 0 0

遼劇是遼寧省唯一的地方劇種,她誕生於蓋州,蓋州是遼劇的唯一發源地,遼劇從蓋州走向遼寧。一甲子厚積薄發,幾代人孜孜以求,遼劇攜強勁之勢,開啟走向全國之旅。

千呼萬喚始出來,遼劇從蓋州皮影戲發源

蓋州皮影戲,又稱遼南皮影。它起源於明代萬歷年間,是中國皮影藝術體系中的一個主要支脈,長期流傳於遼南地區,並遠播吉林、黑龍江一帶。

建國初,蓋縣大地文化生活異常活躍。每年蓋縣縣委和縣政府都要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文藝演出,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皮影戲成瞭匯演中的主力軍。

1959年,蓋縣正式成立瞭專門改演皮影戲的劇團,命名為蓋縣影調劇團。當時,活躍在蓋縣各地的皮影戲藝人唱旦角的馬傳亮、作曲的溫桂芬、唱醜角的翁景澍、唱青衣的林正祥和唱小生的史東陽等藝人進團,並迅速成為劇團的主力。

猶抱琵琶半遮面,遼劇從蓋州走向遼寧

“初中畢業,我收到三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分別是沈陽無線電專科學校、沈陽航空學院和蓋縣戲校……”,出生於1942年9月的遼寧省遼劇振興會會長肖長生回憶起往事,思路依然清晰流暢。

1959年,蓋縣戲校成立,並面向全縣招收影調劇專業學生。在酷愛文藝的父親的支持和鼓勵下,同樣熱愛文藝的肖長生最終選擇到蓋縣戲校學習。同期入校的學生有七、八十人。

劇團初創時期,演員比較少,往往一人身兼多職。肖老清晰地記得,馬傳亮就擔負作曲、教戲和主弦(拉四胡)等多項任務。

1962年,蓋縣影調劇團調到省會沈陽市,以30餘名蓋縣影調劇團演員為班底的遼寧省遼南戲實驗劇團成立,劇團首任團長為曹汀。劇團成立之初,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鼓勵下,先後編排瞭《龍鳳鏡》、《當箱子》、《躍進之傢》和《花兒為誰開》等劇目。

遼劇,從蓋州大地走向全國

千樹萬樹梨花開,遼劇迎來又一春

1984年,省委決定,為瞭保持遼劇的地方特色,撤銷遼寧省遼南劇團,並將遼劇的發展和傳承任務交給蓋縣。同年,蓋縣遼南劇團同蓋縣評劇團合並,統稱蓋縣遼南劇團。

蓋縣遼南劇團成立之初,劇團開始從蓋縣各地選調演員。為瞭解決劇團演員青黃不接的問題,1992年,經省文化廳批準,營口戲校開設瞭遼南劇培訓班,44名學員經過5年的培訓分配到蓋縣遼南劇團。

這些演員在劇團茁壯成長,紛紛成為全團骨幹。小生王麗麗伴相好,唱腔優美;花旦王英琪一招一式,功力深厚;武旦朱曉霞練功不輟,在全國和全省有瞭知名度……

隨著新人的成長和排演劇目的增多,蓋縣遼南地方戲團開始參加全國和全省的各類演出。2002年,省文化廳調蓋州遼南劇團到沈陽展演,同時,將遼南戲更名為遼劇,蓋州市遼南劇團更名為蓋州遼劇團。

(責編:王斯文、湯龍)

遼劇,從蓋州大地走向全國

長風破浪會有時,遼劇從蓋州走向全國

“我們確定抓精品、排好戲、出人才、興遼劇的思路,以人才為支撐,以排演高質量、高水平劇目求發展,以接地氣、突出地域特色為依托,推進遼劇走向全國。”現任遼劇團團長王曉敏說。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肖長生作為專傢人才被蓋州遼南劇團聘為編劇和導演,肖老見證瞭劇團的成長壯大。劇團排演的《三十五年荒唐夢》、《半廟溝》、《逼嫁》、《梁山除霸》、《三女搶板》和《望兒山》等劇目,分別獲國傢和省級各項獎勵。

2015年,遼劇團代表遼寧省參加遼、吉、黑、蒙四省區地方戲曲展演,古裝戲《龍鳳鏡》獲金獎。2016年7月18日晚,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燈光璀璨、流光溢彩,由中宣部、文化部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活動“遼劇折子戲”專場如期舉行。

蓋州遼劇團作為遼寧省唯一進京匯報演出的基層院團,表演瞭折子戲劇目《龍鳳鏡》和《三戰張月娥》,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現場觀看,對演出給予高度評價,對遼劇傳承大加贊賞,他希望蓋州遼劇團這個“天下第一團”在今後傳承發展戲曲藝術、服務基層人民群眾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遼劇的由盛春到盛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抓緊培養人才,開拓市場,尋求各級政策支持,讓遼劇這一誕生在蓋州的藝術發揚光大。”王曉敏滿懷豪情地描繪遼劇的美好明天。(王斯文)

版權聲明:88166 發表於 2024年5月14日 pm3:18。
轉載請注明:遼劇,從蓋州大地走向全國 | 88166 台灣網站導航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