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資訊 4個月前 88166
30 0 0

上上周末,我帶著一群大人、孩子在城郊的濕地公園裡觀鳥,參加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正規使用望遠鏡,第一次認真觀察其實就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野鳥。走到一處,湖對岸突然冒出來兩個人,將水中休息的野鴨驚飛瞭。這時,一位傢長脫口而出:“啊?!鴨子居然能飛啊!”頓時引發瞭大傢的一陣爆笑。

不過回過頭來仔細一想,貌似有此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是誰給瞭人們這麼大的勇氣,啊不對,這麼大的誤會,以為鴨子就不會飛瞭呢?這個鍋,恐怕還得今天的主角——傢鴨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來背瞭。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哎鴨,怎麼能讓人傢背鍋呢?” | pixabay

今天很多人把“傢鴨不會飛”的刻板印象順手套到瞭野鴨身上,然而我們的老祖先在這方面就要睿智不少。他們稱野鴨為“鳧”[fú],傢養的鴨子則稱作“舒鳧”或“鶩”[wù]。此處的“舒”是形容詞,指動作遲緩。這說明古人早已意識到瞭兩者之間存在差別,並直接給予瞭不同的稱謂。那麼,野鴨是在什麼時候變成傢鴨的呢?

文物中,一窺傢鴨與人的關系史

1953年秋至1954年夏,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在鄭州二裡崗一帶對商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功夫不負有心人,考古隊員們最後發現瞭大規模的戰國墓葬群,出土瞭豐富的遺存文物,其中以陶器和銅器的數量最多。而在彩繪稀少的陶器當中,兩件彩繪陶鴨顯得尤為出眾。

這陶鴨為泥質灰陶,其上帶有彩繪,惟妙惟肖地塑造瞭一隻引頸抬頭的飛鳥形象。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扁扁的嘴,讓人不由得一下子就跟所熟悉的鴨子聯系瞭起來。更為傳神的是,鴨嘴繪以黃色,而兩足則繪以紅色,跟現實中的綠頭鴨A. platyrhynchos)有著蠻高的匹配度。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鄭州二裡崗的戰國墓葬群出土瞭兩件彩繪陶鴨,現藏河南博物院。整件器物的創作不僅運用瞭彩繪的手法,也借鑒瞭青銅器分鑄和拼接的方法 | 河南博物院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綠頭鴨又名蒲鴨(雌)和大頭綠(雄) | Richard Bartz / wikipedia

然而,這兩件彩繪陶鴨還不是我國出土文物當中最早跟鴨有關的器物。其實,早在商周時期的玉器和青銅器中就已經出現瞭似鴨的藝術形象。1975年,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出土瞭一件商代晚期的石鴨,造型樸實而生動。當時的人們應該對鴨子有瞭很好的觀察,才會對其形態有如此傳神的表達。那麼,這是否說明商代已經實現瞭傢鴨的馴養呢?

很遺憾,同樣在殷墟大量發現的甲骨文中卻找不到“鳧”或者“鶩”字。如果那時候人們已經開始馴養傢鴨,卻沒能在甲骨文裡留下蛛絲馬跡,似乎並不合乎常理。由此看來,傢鴨馴養的歷史還得往再後推移。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造型質樸、生動的商代晚期石鴨 | 河南博物院

已知最早的“鳧”字出現在出土的西周中期青銅器上鐫刻的金文裡。1955年,在遼寧凌源市還發現瞭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鴨尊,也被稱作“鳧尊”。這件尊器制作精美,生動傳神。要知道“尊”是當時的酒器造型之一,而鴨尊則是較為常見的器型。“鳧”字的出現和鴨尊的普遍使用,應當表明至少在西周時期,先民們跟“鳧”之間已經發生瞭比以往更為緊密的聯系,甚至可能已經開始馴養傢鴨瞭。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西周時期的青銅鴨尊 | 中國國傢博物館

據推測,我國民間普遍飼養傢鴨可能興起於春秋時期。到瞭兩漢,鴨已經成為瞭三大傢禽(雞、鴨和鵝)之一。考古發掘也為此提供瞭佐證——從戰國至唐代,墓葬中出土陪葬鴨俑的地理范圍頗廣,幾乎涵蓋瞭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區,涉及瞭今天的14個省之多。而從漢代開始,這些作為墓主人地位和財富象征的陪葬鴨俑數量逐漸增多,形制也趨於多樣,反映出鴨與人們生產生活日益密切的關系。這表明至少從戰國時期開始,鴨就已經漸漸為大江南北的人所熟悉。

事實上,將野生動物馴化為傢養動物被認為是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的核心內容之一。傢養動物的出現,促進瞭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由狩獵采集向農耕畜牧的轉變,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綠頭鴨說:“我是你祖先。”

確認野生祖先正是傢養動物起源研究中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傢鴨究竟是哪一種野鴨馴化而來的呢?就連英國著名生物學傢達爾文都關心過傢鴨的起源。

當時,許多人相信不同品系的傢鴨起源於不同的野鴨種類。但多數的博物學傢卻認為傢鴨隻起源於綠頭鴨。達爾文在自己的著作《動物和植物在傢養下的變異》(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中,引用瞭休伊特先生在飼養綠頭鴨時所觀察到的變化——僅僅在圈養兩三代之後,原本野生的綠頭鴨就發生瞭明顯的變化,它們體型變大,腿腳變得更粗壯,雄鴨頸部的白色環開始變寬,初級飛羽也開始出現或多或少的白色。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於1868年出版的《動物和植物在傢養下的變異》和彼時的達爾文 | Charles Darwin & Julia Margaret Cameron / wikipedia

同時,達爾文還註意到:“在雁形目成員的雄性當中,隻有綠頭鴨的兩對中央尾羽末端卷曲上翹,而這一點在所有品種的雄性傢鴨當中也同樣存在”。所以,達爾文接受傢鴨起源於綠頭鴨的觀點。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2005年2月6日北京北海公園湖內的綠頭鴨,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尾羽末端是卷曲上翹的 | 用心閣 / zh.wikipedia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看,第一隻傢鴨的尾羽末端也是“自然卷”的 | Johnny Jet / flickr

跟綠頭鴨相比,經過馴化的傢鴨在羽色、體型乃至行走姿態上都表現出瞭很大的差異。傢鴨體型明顯肥大,羽毛也較為松散,絕大多數都已喪失瞭飛行能力。

在繁殖方面,綠頭鴨在野生條件下多為一夫一妻制,雌鴨每年通常隻產一窩卵,每窩9~13枚;孵卵和育雛都由雌鴨單獨承擔,孵化期為26~28天。在傢鴨中,為瞭保持較高的產蛋率,雄雌比例往往在1:4到1:6之間。蛋用型雌傢鴨每年可產蛋220枚以上,但它們已經喪失瞭孵化習性。過去,個人散養的傢鴨所產的少量鴨蛋多借由母雞代孵,如今大型養鴨場則采用人工孵化。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綠頭鴨喜歡在水邊的草叢或者樹洞內營巢 | Stephen Dalton / Minden Picture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雌性綠頭鴨和她的寶寶們 | Michio Hoshino / Minden Picture

以前,研究傢鴨的起源往往隻能從考古學或是形態學上面去尋找證據。雖然現在已經確定傢鴨起源於綠頭鴨,但馴化發生的具體時間仍不清晰。2018年4月,由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科研人員主導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為揭開傢鴨馴化時間及這一過程中基因組發生的變化提供瞭重要線索。通過對2個綠頭鴨野生種群和7個傢鴨品系共計78隻個體的全基因組重測序及分析,人們發現傢鴨的馴化時間發生在距今約2200年前(戰國時期)。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圖 | fir0002 / wikipedia ; pixabay

該研究還支持傢鴨的馴化是一個單次發生的事件,而今天所見的肉用型和蛋用型傢鴨的分化,是在馴化之後朝著不同目的進行瞭人工選擇的結果。通過比較野生綠頭鴨和傢鴨品系的基因組還發現,傢鴨中與大腦、神經發育以及脂類代謝相關聯的基因與綠頭鴨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在馴化過程中受到瞭高強度的人工選擇。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參與此研究的鴨鴨們來自9個品種:MDN和MDZ為野生綠頭鴨;PK、CV和ML為肉用型品種;JD、SM和SX為蛋用型品種;GY為肉蛋兩用型品種 | Zebin Zhang et al./GigaScience(2018)

還要說明的一點是,中國飼養的傢鴨品系還有一部分起源於中華斑嘴鴨A. zonorhyncha),它們的嘴多為深色,但在嘴端有著明顯的淺色區域,同時往往有著醒目的白色眉紋。此外,現在市面上還不難見到起源於南美疣鼻棲鴨(Cairina moschata)的番鴨。這兩種起源不同的傢禽也屬於廣義上的“傢鴨”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中華斑嘴鴨 | Alpsdake / wikipedia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疣鼻棲鴨 | Gerard Hogervorst / wikipedia

冬日的溫暖,深夜的眼饞

這兩天凜冽的寒潮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肆虐,一隻剛出爐、香氣四溢的烤鴨,或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鴨血粉絲湯,又或是一份鮮香撲鼻的鹵鴨,一定能給寒冬中瑟瑟發抖的我們帶來莫大的慰藉。鴨子可食的部分給我們提供瞭禦寒的熱量,而由鴨絨填充而成的絨服或絨被則是保暖的必備品。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片好的北京烤鴨 | ZhengZhou / wikipedia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南京鹽水鴨 | AddisWang / wikipedia

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怎麼能少瞭香辣鴨脖呢!| 海藍瀾 / 豆果美食

兩千多年前先民們的智慧和努力,至今依然在從裡到外地溫暖著我們

本文首發於:

物種日歷(ID:guokrpac)

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果殼

ID:Guokr42

果殼整天都在科普些啥啊!

嚇得我二維碼都歪瞭!

為啥這樣的二維碼也能掃?

掃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

版權聲明:88166 發表於 2024年5月22日 am2:33。
轉載請注明:你說,鴨子到底會不會飛鴨? | 88166 台灣網站導航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